2016小寒節氣養生習俗「匯總」
1月6日6時(shí)8分將迎來(lái)“小寒”節氣,標志我國進(jìn)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時(shí)段。小寒時(shí)節,一定要做好日常養生保健和防寒保暖工作?蛇m當進(jìn)補和鍛煉,改善體質(zhì)。
小寒習俗
南京:吃菜飯
古時(shí),南京人對小寒頗重視,但隨著(zhù)時(shí)代變遷,現已漸漸淡化,如今人們只能從生活中尋找出點(diǎn)點(diǎn)痕跡。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會(huì )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腳黃青菜與咸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與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鮮可口。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著(zhù)名特產(chǎn),可謂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甚至可與臘八粥相媲美。
廣東:吃糯米飯
廣州傳統,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里面吃。
小寒食俗:
1.山藥羊肉湯。一斤羊肉,3兩山藥,羊肉切塊焯去血水,山藥片與羊肉一起入清水鍋,加入蔥、姜、料酒、胡椒、鹽一起煮,開(kāi)鍋后改成文火燉爛即可。補脾胃,益肺腎。
2.強腎狗肉湯。狗肉一斤,菟絲子少許,附子少許,狗肉切塊,入水焯透,姜切片,蔥切段,狗肉與姜如果同炒,加料就熗鍋,然后倒入砂鍋中,菟絲子、附子用沙包包好放入,加清湯、蔥、味精、鹽大火煮沸,改用文火燉兩個(gè)小時(shí)即可。暖脾胃,溫腎陽(yáng)。
3.素炒三絲。三絲,水發(fā)冬菇絲,胡蘿卜絲、青椒絲。鍋內熱炒,加入料酒、糖煸炒片刻,然后加鮮湯、鹽,湯滾后加入味精,水淀粉勾芡,淋上香油即可。健脾化滯,潤躁。
4.西蘭花炒牛肉。美容,預防粉刺。
5.椰菜肉片。椰菜就是圓白菜,切條,豬肉剁成茸,用料酒、鹽、淀粉腌一下,鍋下油,椰菜入鍋炒,加少許水至八成熟盛起,再用油鍋爆香蒜茸放豬肉茸燒熟,椰菜再入鍋炒熟,加入味精即可。美容,預防粉刺。
6.冬菇荷蘭豆炒牛柳也可預防粉刺。
7.黨參蓮花雞湯對月經(jīng)不調的女子和腎氣不足的男子均有調養作用。黨參15克,峨參1.5克,雪蓮花3克,薏米100克,母雞1000克,生姜、蔥白適量。中藥洗凈切段裝入沙袋,薏米洗凈也裝袋。母雞洗凈去內臟,入鍋加水,放入藥袋、蔥姜、薏米袋,大火燒開(kāi),改小火燉熟。撈出雞切塊,薏米放入碗中,加入雞湯用鹽調味即可。
【小寒節氣養生習俗「」】相關(guān)文章:
2016小寒節氣養生攻略(精選)01-15
大暑節氣養生習俗07-29
小滿(mǎn)節氣養生及習俗05-29
小寒節氣的傳統習俗01-26
2016雨水節氣養生習俗08-08
2016小寒節氣養生吃什么01-14
2016大寒節氣養生習俗01-15
大暑習俗作文:大暑節氣各地養生民俗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