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馬援文言文閱讀訓練及答案
馬援字文淵,扶風(fēng)茂陵人也。其先趙奢為趙將,號曰馬服君,子孫因為氏。援十二孤,少有大志,諸兄奇之。嘗受《齊詩(shī)》,意不能守章句,乃辭兄況,欲就邊郡田牧。況曰:“汝大才,當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樸,且從所好!焙鬄榭ざ洁],送囚至司命府,囚有重罪,援哀而縱之,遂亡命北地。遇赦,因留牧畜,賓客多歸附者,遂役屬百家。援轉游隴漢間,常謂賓客曰:“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币蛱幪锬,至有牛馬羊數千頭,谷數萬(wàn)斛。既而盡散以班昆弟故舊。
初,援在隴西上書(shū),言宜如舊鑄五銖錢(qián)。事下三府,三府奏以為未可許,事遂寢。及援還,從公府求得前奏,難十條,乃隨牒解釋?zhuān)弑硌。帝從之,天下?lài)其便。援自還京師,數被進(jìn)見(jiàn)。閑于進(jìn)對,又善兵策,帝常言“伏波論兵,與我意合” 。
十七年,交阯女子徵側及女弟徵貳反,側自立為王。于是璽書(shū)拜援伏波將軍南擊交阯。援將其兵緣海而進(jìn),隨山刊道千余里。十八年春,軍至浪泊上,與賊戰,破之。援追徵側等至禁溪,數敗之,賊遂敗走。明年正月,斬徵側、徵貳,傳首洛陽(yáng)。封援為新息侯。援所過(guò)輒為郡君縣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條奏越律與漢律駁者十余事,與越人申明舊制以約束之,自后越奉行馬將軍故事。
援軍還,將至,故人多迎勞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計謀,于坐賀援。援謂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眾人邪?昔伏波將軍路博德開(kāi)置七郡,裁樹(shù)數百戶(hù);今我以微勞,猥饗大縣,功薄賞厚,何以能長(cháng)久乎?先生奚以相濟?”冀曰:“愚不及!痹弧胺浇裥倥、烏桓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手中邪?”
。ü澾x自《后漢書(shū)·馬援列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解釋?zhuān)徽_的一項是 ( )
A.良工不示人以樸 樸:質(zhì)樸。
B.隨山刊道千余里 刊:削,開(kāi)鑿。
C.數敗之 數:屢次,多次
D.名有計謀 名:以……聞名。
5.加點(diǎn)詞與“子孫因為氏”中“因”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不如因而厚遇之
C.因賓客至藺相如門(mén)謝罪
D.振聲激越,伺者因此覺(jué)知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馬援私自釋放囚犯,被迫逃亡。遇到大赦,留在北地放牧,擁有了很多的賓客與豐厚的財產(chǎn)。
B.馬援兩次上書(shū)皇帝建議像以前一樣鑄造五銖錢(qián),皇帝采納了他的意見(jiàn),從而方便了天下百姓。
C.馬援平定交阯叛亂時(shí),為當地治城郭,修水利,申明法律,此后,越地流傳著(zhù)馬援的故事。
D.朋友慶賀馬援凱旋,馬援卻批評孟陵不能規勸自己,并表達了戍守邊關(guān),馬革裹尸的愿望。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huà)橫線(xiàn)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yǔ)。
。1)嘗受《齊詩(shī)》,意不能守章句,乃辭兄況,欲就邊郡田牧。
。2)今我以微勞,猥饗大縣,功薄賞厚,何以能長(cháng)久乎?
答案:
4.A
5.D
6.C
7.(1)馬援曾經(jīng)學(xué)《齊詩(shī)》,但不能掌握最基本的章句,馬援就問(wèn)哥哥馬況辭學(xué),想到邊郡去種田放牧。嘗:曾經(jīng)(1分) 意:料想,想到(1分) 句意(1分)
。2)現在我憑借很小的功勞,卻享食大縣,功勞微小但封賞豐厚,怎么能長(cháng)久呢?以:憑借(1分) 何以:即以何,用什么,怎么(1分)句意(1分)
【馬援文言文閱讀訓練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文言文閱讀對比訓練題目及答案10-17
文言文閱讀訓練題含答案08-24
《活板》文言文閱讀訓練及答案06-06
文言文閱讀訓練題目及答案《童趣》07-15
文言文李斯論閱讀訓練及答案08-27
《馬說(shuō)》文言文閱讀片段答案09-19
魯學(xué)士祝壽文言文閱讀訓練及答案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