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桑維翰論》的閱讀答案及譯文
謀國而貽天下之大患,斯為天下之罪人,而有差等焉。禍在一時(shí)之天下,則一時(shí)之罪人,盧杞是也[1];禍及一代,則一代之罪人,李林甫是也[2];禍及萬(wàn)世,則萬(wàn)世之罪人,自生民以來(lái),唯桑維翰當之。
[1]盧杞:字子良,唐滑州錄昌(今河南滑縣)人。以門(mén)蔭入仕。德宗時(shí),累官至門(mén)下侍郎、同門(mén)中書(shū)下平章事。他忌能妒賢,陷害大臣,搜括財貨,任意榜棰,怨聲載道。后貶死澧州。
[2]李林甫:唐宗室,權臣。開(kāi)元中任禮部尚書(shū),同中書(shū)門(mén)下三品。為人陰柔狡猾,為相十九年,厚結宦官、嬪妃,迎合玄宗意圖,又排斥異己,使唐政日益敗壞,釀成“安史之亂”。
為國家出謀劃策但給天下遺留下大禍患,這樣的人是天下的罪人,但這樣的人是有等級的。禍患天下比較短的時(shí)間,就是短時(shí)間的罪人,盧杞就是這樣的人;禍患殃及一代人的,就是一代人的罪人,李林甫就是;禍患殃及萬(wàn)代的,就是萬(wàn)代罪人,自有人以來(lái),只有桑維翰稱(chēng)得上是這樣的人了。
劉知遠決策以勸石敬瑭之反[3],倚河山之險,恃士馬之強,而知李從珂之淺輭[4],無(wú)難摧拉,其計定矣。而維翰急請屈節以事契丹[5]。敬瑭智劣膽虛,遽以其策,稱(chēng)臣割地,授予奪之權于夷狄,知遠爭之而不勝[6]。于是而生民之肝腦,五曾三王之衣冠禮樂(lè ),驅以入于狂流。契丹弱,而女直乘之[7];女直弱,而蒙古乘之;貽禍無(wú)窮,人胥為夷[8]。非敬瑭之始念也,維翰尸之也[9]。
[3]劉知遠:五代時(shí)沙陀人,世居太原,初從石敬瑭起兵。石敬瑭稱(chēng)帝,以功拜中書(shū)令,封太原王。后契丹滅晉,乃即帝位,國號漢,為后漢高祖。石敬瑭:即后晉高祖。后唐末,以軍功封河東節度使。契丹南侵,石敬瑭為后唐末帝李從珂所疑,懼誅,乃用桑維翰謀,引契丹兵滅后唐,稱(chēng)臣于契丹,并割燕云十六州之地。
[4]李從珂:后唐末帝,為明宗養子。初以功封潞王,后自立。為石敬瑭借契丹兵滅之。淺輭:淺薄軟弱,輭,同“軟”。
[5]契丹:源于東胡,北魏時(shí)建國,五代初始強,改國號為遼。后被金所滅。
[6]知遠爭之而不勝:以上史實(shí)見(jiàn)《資治通鑒后晉紀一》。王夫之《桑維翰論》即據之而發(fā)。
[7]女直:即“女真”,古代少數民族名,五代時(shí)稱(chēng)女真,后屬于遼,因避遼主耶律宗真諱,改稱(chēng)女直。后建立金朝,亡于蒙古。
[8]胥:相與,皆。
[9]尸:主。
劉知遠出謀劃策來(lái)鼓勵石敬瑭謀反,倚仗山河險要,依靠兵馬強壯,并且知道李從珂的淺薄、懦弱,勢力不難推倒,這樣的計謀就確定了。但桑維翰急切地請求折節來(lái)侍奉契丹。石敬瑭智力低微、膽子很小,就急忙聽(tīng)從桑維翰的計策,割地稱(chēng)臣,給了契丹生殺予奪的權利,劉知遠據理力爭但沒(méi)有勝利。于是把百姓的生命、五帝三王的規矩都付之東流。契丹變弱小,女真乘機壯大;女真變弱小,蒙古乘機壯大;留下了無(wú)窮無(wú)盡的禍患,百姓都淪落為夷狄的奴隸。這不是石敬瑭當初的想法,恰恰是桑維翰主使他這樣。
夫維翰起家文墨,為敬瑭書(shū)記,固唐教養之士人也,何仇于李氏,而必欲滅之?何德于敬瑭,而必欲戴之為天子?敬瑭而死于從珂之手。維翰自有余地以居。敬瑭之篡已成,己抑不能為知遠而相因而起。其為喜禍之奸人,姑不足責;即使必欲石氏之成乎,抑可委之劉知遠輩,而徐收必得之功。乃力拒群言,決意以戴犬羊為君父也,吾不知其何心!終始重貴之廷[10],唯以曲媚契丹為一定不遷之策,使重貴糜天下以奉契丹。民財竭,民心解,帝昺厓山之禍[11],勢所固然。毀夷夏之大防,為萬(wàn)世患;不僅重貴縲系[12],客死穹廬而已也[13]。論者乃以亡國之罪歸景延廣[4],不亦誣乎?延廣之不勝,特不幸耳;即其智小謀強,可用為咎,亦僅傾臬捩雞徼幸之宗社[15],非有損于堯封禹甸之中原也[16]。義問(wèn)已昭[17],雖敗猶榮。石氏之存亡,惡足論哉!
[10]重貴:石重貴,石敬瑭之侄。石敬瑭死,嗣位為出帝,始終媚事契丹。后為契丹所俘。
[11]景昺:指南宋最末一個(gè)皇帝趙昺,遷厓山(今廣東新會(huì )縣南,也作崖山),元兵攻陷厓山,陸秀夫負帝昺投海死。
[12]縲系:囚系。
[13]穹廬:氈帳。
[14]景延廣:字航川。石敬瑭時(shí)官侍衛親軍都指揮使。石重貴時(shí),加同平章事,兼侍衛馬步都指揮使。主張對契丹稱(chēng)孫不稱(chēng)臣,契丹怒,景聲言“晉朝有十萬(wàn)口橫磨劍,翁若要戰則早來(lái)”。契丹愈怒,舉兵入侵,延廣又閉壁不出。由此結怨。被出帝貶為河南尹。后被俘自殺。
[15]臬捩雞:石敬瑭之父。
[16]堯封禹甸:意指中華。堯之封域,禹之治地。甸,治。
[17]義問(wèn):或作“義聞”。
【《桑維翰論》的閱讀答案及譯文】相關(guān)文章:
《空桑生李》閱讀題答案及譯文11-12
《明良論》閱讀答案及參考譯文06-18
蘇軾《留侯論》閱讀答案附譯文10-22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閱讀題答案及譯文09-16
《桑茶坑道中》閱讀答案08-01
論美閱讀答案02-03
《豫讓論》閱讀答案07-17
《宋史》閱讀題答案及譯文09-10
荀子《解蔽》閱讀答案及譯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