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記承天寺夜游》文章結構及思想感情賞析
記承天寺夜游
(宋)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hù),欣然起行。念無(wú)與為樂(lè )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wú)月?何處無(wú)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前三句)記敘:首句點(diǎn)明夜游的時(shí)間,為美好的月色而心動(dòng),遂起夜游之意。
第二部分(第四句)描寫(xiě):運用比喻的手法描繪庭院皎潔的月光。
第三部分(第五句)議論:兩個(gè)反問(wèn)句引人深思。作者抒發(fā)面對月光產(chǎn)生的感觸,表達了作者安適的心情。
思想感情
《記承天寺夜游》表達的感情是微妙而復雜的,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時(shí)候,“月色入戶(hù)”,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難得,不免讓人欣喜?墒菦](méi)有人和自己共同賞月,只好去找同樣被貶的張懷民,這里面有多少貶低的悲涼與人生的感慨呀!兩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閑的。自比“閑人”,則所有意味盡含其中。對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動(dòng) 形象的描繪,透露出作者在貶低中雖感慨幽微,而又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達了作者對月光的愛(ài)慕 抒發(fā)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對自然生活的向往與欣賞,和用與“閑人”相對的“忙人”(朝廷官員小人)的鄙夷與諷刺。
【《記承天寺夜游》文章結構及思想感情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記承天寺夜游》思想感情與文章結構09-09
《記承天寺夜游》文章結構及思想感情09-26
《記承天寺夜游》思想感情及文章結構06-28
《記承天寺夜游》文章結構及賞析11-06
記承天寺夜游文章結構10-23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寫(xiě)作背景、文章結構及思想感情07-27
《記承天寺夜游》思想感情及賞析09-16
《記承天寺夜游》文章結構及原文07-11
記承天寺夜游文章語(yǔ)句賞析10-10
《記承天寺夜游》整體賞析及結構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