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第五卷·正戰》原文及翻譯
第五卷·正戰
作者:劉基
凡與敵戰,若道路不能通,糧餉不能進(jìn),推計不能誘,利害不能惑,須用正兵。正兵者,揀士卒,利器械,明賞罰,信號令。且戰且前,則勝矣。法曰:「非正兵,安能致遠?」
宋檀道濟為高祖北伐前鋒,至洛陽(yáng),凡拔城破壘,俘四千余人。議者謂應戮以為京觀(guān)。道濟曰:「伐罪吊民,正在今日。王師以正為律,何必殺人!」皆釋而遣之。于是戎夷感悅,相率歸之者眾。
譯文
作者:佚名
大凡對敵作戰,如果前進(jìn)道路不能暢通無(wú)阻,糧餉供應不能運進(jìn)保障,所施計謀不能誘敵就范,所設利害不能迷惑敵人,在這種情況下作戰,就必須采用正兵作戰。所謂“正兵”、是指使用經(jīng)過(guò)選拔而訓練有素、武器精良、賞罰嚴明、號令統一的.正規大部隊,采取邊打邊進(jìn)、步步為營(yíng)的正面進(jìn)攻戰法,這樣作戰就能取得勝利。誠如兵法所說(shuō):“不使用大部隊實(shí)施正面進(jìn)攻戰法,怎么能夠進(jìn)行遠程作戰呢!”東晉將領(lǐng)檀道濟隨同中外大都督劉裕北伐后秦而擔任晉軍前鋒指揮官,他率軍正面進(jìn)攻洛陽(yáng),采取(分進(jìn)合擊,步步推進(jìn)的)正規戰法,迅速攻城破壘,俘獲敵人四千余人。這時(shí),有人建議將俘虜殺掉集中一起封土作高冢以炫耀晉軍之武功。但檀道濟卻反對說(shuō):“討伐罪惡,安撫人民,恰是今日應作之事。帝王的軍隊是以申張正義為法度,為什么一定要殺人?”隨后將俘虜全部釋放遣送回家。于是,后秦民眾為之感化而欣悅,相繼前來(lái)歸附的人很多。
【《百戰奇略·第五卷·正戰》原文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百戰奇略·第五卷·重戰》原文翻譯07-04
百戰奇略·第五卷·利戰的原文及翻譯06-19
百戰奇略·第五卷·輕戰的原文及翻譯06-19
百戰奇略·第五卷·虛戰的原文及翻譯06-19
百戰奇略雪戰原文及翻譯11-19
百戰奇略·指物論原文及翻譯參考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