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蘇軾
蘇軾《水調歌頭·安石在東!飞祥犜伿,寫(xiě)東晉謝安的經(jīng)歷,下闋述懷,設想早日“退而相從之樂(lè )”,所以詞作的深意需要慢慢體會(huì )才能領(lǐng)悟。全詞如下: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余去歲在東武,作《水調歌頭》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從彭門(mén)居百余日,過(guò)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別。余以其語(yǔ)過(guò)悲,乃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為戒,以退而相從之樂(lè )為慰云耳
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一旦功成名遂,準擬東還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軒冕,遺恨寄滄洲。
歲云暮,須早計,要褐裘。故鄉歸去千里,佳處輒遲留。我醉歌時(shí)君和,醉倒須君扶我,惟酒可忘憂(yōu)。一任劉玄德,相對臥高樓。
譯文
當年謝安隱居在東海,出仕做官鬢發(fā)已霜秋,中年難與親友別,唯有絲竹緩離愁。一旦功成名就,準備返歸東海,誰(shuí)料抱病入西州。做官困擾了隱居的雅志,遺恨寄托于田園山丘。
既已年高衰朽,便當及早劃籌,要做百姓穿粗裘。返回故鄉遵迢千里,選取佳地長(cháng)住久留。酒醉放歌君相和,醉倒在地君扶我,只有醉時(shí)忘憂(yōu)愁。任憑劉備笑我無(wú)大志,我卻甘愿身居平地,仰看他高臥百尺樓。
注釋
、潘{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huì )曲”“臺城游”“凱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雙調,九十五字,平韻。
、茤|武:指密州。
、亲佑桑禾K軾之弟文學(xué)家蘇轍字。
、扰黹T(mén):指徐州。
、纱饲褐柑K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詞。
、拾彩褐x安,字安石,陽(yáng)夏(今河南太康)人。東晉名臣,以功封建昌縣公,死后贈太傅。東海:謝安早年隱居會(huì )稽(今浙江紹興),東面瀕臨大海,故稱(chēng)東海。
、“從事”句:意為謝安出仕時(shí)鬢發(fā)已開(kāi)始變白。謝安少有重名,屢征不起,直到四十多歲才出仕從政。
、“中年”兩句:《晉書(shū)·王羲之傳》:“謝安嘗謂羲之曰:‘中年以來(lái),傷于哀樂(lè ),與親友別,輒作數日惡。’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頃正賴(lài)絲竹陶寫(xiě),恒恐兒輩覺(jué),損其歡樂(lè )之趣。”’絲竹,泛指管弦樂(lè )器。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蘇軾】相關(guān)文章: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匪卧~賞析08-13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譯文及賞析11-21
蘇軾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宋代04-20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原文及賞析07-27
《水調歌頭 安石在東!吩姆g及賞析06-16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原文及賞析08-07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原文翻譯及賞析06-27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原文翻譯及賞析10-18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