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骚碰,毛片大片免费看,亚洲第一天堂,99re思思,色好看在线视频播放,久久成人免费大片,国产又爽又色在线观看

《弟子規》全文注音

時(shí)間:2024-08-27 17:50:18 弟子規 我要投稿

《弟子規》全文注音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采用《論語(yǔ)》“學(xué)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ài)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的文義,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xué)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范。后經(jīng)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以下是文學(xué)網(wǎng)小編最新整理的弟子規全文注音,歡迎閱讀!

《弟子規》全文注音

  總敘

  zǒng xù

  【總 敘】

  dì zǐ guī shèng 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

  弟 子規 , 圣 人 訓, 首 孝 悌,次謹 信。

  f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én yǒu yú lì zé xué wén

  泛 愛(ài) 眾, 而 親 仁, 有 余 力, 則 學(xué) 文。

  入則孝

  rù zé xiào【入則孝】

  fù mǔ hū yìng wù huǎn 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

  父 母 呼 ,應 勿 緩 ,父 母 命 ,行 勿 懶。

  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īng fù mǔ zé xū shun chéng

  父 母 教, 須 敬 聽(tīng), 父 母 責 ,須 順 承。

  dōng zé wēn xià zé qìng chén zé xǐng hūn zé dìng

  冬 則 溫, 夏 則 凊, 晨 則 省, 昏 則 定。

  chū bì gào fǎn bì miàn jū yǒu cháng yè wú biàn

  出 必 告, 反 必 面, 居 有 常, 業(yè) 無(wú) 變。

  shì suī xiǎo wù shàn wéi gǒu shàn wéi zǐ dào kuī

  事 雖 小, 勿 擅 為 ,茍 擅 為 ,子 道 虧。

  wù suī xiǎo wù sī cáng gǒu sī cáng qīn xīn shāng

  物 雖 小 ,勿 私 藏 ,茍 私 藏, 親 心 傷。

  qīn suǒ hào lì wèi jù qīn suǒ wù jǐn wèi qù

  親 所 好, 力 為 具 ,親 所 惡 ,謹 為 去。

  shēn yǒu shāng yí qīn yōu dé yǒu shāng yí qīn xiū

  身 有 傷, 貽 親 憂(yōu) ,德 有 傷 ,貽 親 羞。

  qīn ài wǒ xiào hé nán qīn zēng wǒ xiào fāng xián

  親 愛(ài) 我 ,孝 何 難 ,親 憎 我, 孝 方 賢。

  qīn yǒu guò jiàn shǐ gēng yí wú sè róu wú shēng

  親 有 過(guò) ,諫 使 更 ,怡 吾 色,柔 吾 聲。

  jiàn bú rù yuè fù jiàn háo qì suí tà wú yuàn

  諫 不 入 ,悅 復 諫 ,號 泣 隨, 撻 無(wú) 怨。

  qīn yǒu jí yào xiān cháng zhòu yè shì bù lí chuáng

  親 有 疾, 藥 先 嘗 ,晝 夜 侍 ,不 離 床。

  sāng sān nián cháng bēi yè jū chù biàn jiǔ ròu jué

  喪 三 年 ,常 悲 咽, 居 處 變 ,酒 肉 絕。

  sāng jìn lǐ jì jìn chéng shì sǐ zhě rú shì shēng

  喪 盡 禮, 祭 盡 誠, 事 死 者, 如 事 生。

  出則悌

  chū zé tì

  【出 則 悌】

  xiōng dào yǒu dì dào gōng xiōng dì mù xiào zài zhōng

  兄 道 友,弟 道 恭, 兄 弟 睦 ,孝 在 中

  cái wù qīng yuàn hé shēng yán yǔ rěn fèn zì mǐn

  財 物 輕, 怨 何 生, 言 語(yǔ) 忍,忿 自 泯

  huò yǐn shí huò zuò zǒu zhǎng zhě xiān yòu zhě hòu

  或 飲 食,或 坐 走, 長(cháng) 者 先 ,幼 者 后

  zhǎng hū rén jí dài jiào rén bù zài jǐ jí dào

  長(cháng) 呼 人,即 代 叫, 人 不 在,己 即 到

  chēng zūn zhǎng wù hū míng duì zūn zhǎng wù xiàn néng

  稱(chēng) 尊 長(cháng),勿 呼 名, 對 尊 長(cháng), 勿 見(jiàn) 能

  lù yù zhǎng jí qū yī zhǎng wú yán tuì gōng lì

  路 遇 長(cháng),疾 趨 揖 ,長(cháng) 無(wú) 言, 退 恭 立

  qí xià mǎ chéng xià jū guò yóu dài bǎi bù yú

  騎 下 馬,乘 下 車(chē) ,過(guò) 猶 待 ,百 步 余

  zhǎng zhě lì yòu wù zuò zhǎng zhě zuò mìng nǎi zuò

  長(cháng) 者 立,幼 勿 坐 ,長(cháng) 者 坐 ,命 乃 坐

  zūn zhǎng qián shēng yào dī dī bù wén què fēi yí

  尊 長(cháng) 前,聲 要 低 ,低 不 聞, 卻 非 宜

  jìn bì qū tuì bì chí wèn qǐ duì shì wù yí

  進(jìn) 必 趨,退 必 遲, 問(wèn) 起 對, 視 勿 移

  shì zhū fù rú shì fù shì zhū xiōng rú shì xiōng

  事 諸 父,如 事 父 ,事 諸 兄 ,如 事 兄

  謹

  jǐn

  【謹】

  zhāo qǐ zǎo yè mián chí lǎo yì zhì xī cǐ shí

  朝 起 早 ,夜 眠 遲, 老 易 至 ,惜 此 時(shí)

  chén bì guàn jiān shù kǒu biàn niào huí zhé jìng shǒu

  晨 必 盥 ,兼 漱 口, 便 溺 回 ,輒 凈 手

  guān bì zhèng niǔ bì jié wà yǔ lǚ jù jǐn qiè

  冠 必 正 ,紐 必 結, 襪 與 履, 俱 緊 切

  zhì guān fú yǒu ding wèi wù luàn dùn zhì wū huì

  置 冠 服 ,有 定 位 ,勿 亂 頓, 致 污 穢

  yī guì jié bú guì huá shàng xún fèn xià chèng jiā

  衣 貴 潔, 不 貴 華 ,上 循 分, 下 稱(chēng) 家

  duì yǐn shí wù jiǎn zé shí shì kě wù guò zé

  對 飲 食 ,勿 揀 擇, 食 適 可, 勿 過(guò) 則

  nián fāng shào wù yǐn jiǔ yǐn jiǔ zuì zuì wéi chǒu

  年 方 少, 勿 飲 酒 ,飲 酒 醉, 最 為 丑

  bù cōng róng lì duān zhèng yī shēn yuán bài gōng jìng

  步 從 容 ,立 端 正 ,揖 深 圓, 拜 恭 敬

  wù jiàn yù wù bǒ yǐ wù jī jù wù yáo bì

  勿 踐 閾 ,勿 跛 倚 ,勿 箕 踞 ,勿 搖 髀

  huǎn jiē lián wù yǒu shēng kuān zhuǎn wān wù chù léng

  緩 揭 簾 ,勿 有 聲, 寬 轉 彎 ,勿 觸 棱

  zhí xū qì rú zhí yíng rù xū shì rú yǒu rén

  執 虛 器 ,如 執 盈 ,入 虛 室 ,如 有 人

  shì wù máng máng duō cuò wù wèi nán wù qīng lüè

  事 勿 忙, 忙 多 錯, 勿 畏 難, 勿 輕 略

  dòu nào chǎng jué wù jìn xié pì shì jué wù wèn

  斗 鬧 場(chǎng), 絕 勿 近,邪 僻 事, 絕 勿 問(wèn)

  jiāng rù mén wèn shú cún jiāng shàng táng shēng bì yáng

  將 入 門(mén) ,問(wèn) 孰 存 ,將 上 堂 ,聲 必 揚

  rén wèn shuí duì yǐ míng wú yǔ wǒ bù fēn míng

  人 問(wèn) 誰(shuí) ,對 以 名 ,吾 與 我 ,不 分 明

  yòng rén wù xū míng qiú tǎng bù wèn jí wéi tōu

  用 人 物, 須 明 求 ,倘 不 問(wèn), 即 為 偷

  jiè rén wù jí shí huán houyouji jiebunan

  借 人 物, 及 時(shí) 還 , 后有急,借不難

  信

  xìn

  【信】

  fán chū yán xìn wéi xiān zhà yǔ wàng xī kě yān

  凡 出 言 ,信 為 先, 詐 與 妄 ,奚 可 焉

  huà shuō duō bù rú shǎo wéi qí shì wù nìng qiǎo

  話(huà) 說(shuō) 多,不 如 少 ,惟 其 是, 勿 佞 巧

  jiān qiǎo yǔ huì wū cí shì jǐng qì qiè jiè zhī

  奸 巧 語(yǔ), 穢 污 詞 ,市 井 氣 ,切 戒 之

  jiàn wèi zhēn wù qīng yán zhī wèi dì wù qīng chuán

  見(jiàn) 未 真, 勿 輕 言 ,知 未 的 ,勿 輕 傳

  shì fēi yí wù qīng nuò gǒu qīng nuò jìn tuì cuò

  事 非 宜, 勿 輕 諾, 茍 輕 諾 ,進(jìn) 退 錯

  fán dào zì zhòng qiě shū wù jí jí wù mó hū

  凡 道 字, 重 且 舒, 勿 急 疾 ,勿 模 糊

  bǐ shuō cháng cǐ shuō duǎn bù guān jǐ mò xián guǎn

  彼 說(shuō) 長(cháng) ,此 說(shuō) 短 ,不 關(guān) 己 ,莫 閑 管

  jiàn rén shàn jí sī qí zòng qù yuǎn yǐ jiàn jī

  見(jiàn) 人 善, 即 思 齊 ,縱 去 遠 ,以 漸 躋

  jiàn rén è jí nèi xǐng yǒu zé gǎi wú jiā jǐng

  見(jiàn) 人 惡 ,即 內 省, 有 則 改, 無(wú) 加 警

  wéi dé xué wéi cái yì bù rú rén dāng zì lì

  唯 德 學(xué) ,唯 才 藝, 不 如 人 ,當 自 礪

  ruò yī fú ruò yǐn shí bù rú rén wù shēng qī

  若 衣 服, 若 飲 食, 不 如 人 ,勿 生 戚

  wén guò nù wén yù lè sǔn yǒu lái yì yǒu què

  聞 過(guò) 怒 ,聞 譽(yù) 樂(lè ) ,損 友 來(lái) ,益 友 卻

  wén yù kǒng wén guò xīn zhí liàng shì jiàn xiāng qīn

  聞 譽(yù) 恐 ,聞 過(guò) 欣 ,直 諒 士 ,漸 相 親

  wú xīn fēi míng wéi cuò yǒu xīn fēi míng wéi è

  無(wú) 心 非, 名 為 錯, 有 心 非, 名 為 惡

  guò néng gǎi guī yú wú tǎng yǎn shì zēng yì gū

  過(guò) 能 改 ,歸 于 無(wú) ,倘 掩 飾, 增 一 辜

  泛愛(ài)眾

  fàn ài zhòng

  【泛 愛(ài) 眾】

  fán shì rén jiē xū ài tiān tong fù dì tong zài

  凡 是 人, 皆 須 愛(ài), 天 同 覆 ,地 同 載

  xìng gāo zhě míng zì gāo rén suǒ zhòng fēi mào gāo

  行 高 者 ,名 自 高, 人 所 重 ,非 貌 高

  cái dà zhě wàng zì dà rén suǒ fú fēi yán dà

  才 大 者, 望 自 大, 人 所 服 ,非 言 大

  jǐ yǒu néng wù zì sī rén suǒ néng wù qīng zī

  己 有 能, 勿 自 私, 人 所 能 ,勿 輕 訾

  wù chǎn fù wù jiāo pín wù yàn gù wù xǐ xīn

  勿 諂 富, 勿 驕 貧 ,勿 厭 故, 勿 喜 新

  rén bù xián wù shì jiǎo rén bù ān wù huà rǎo

  人 不 閑 ,勿 事 攪 ,人 不 安 ,勿 話(huà) 擾

  rén yǒu duǎn qiè mò jiē rén yǒu sī qiè mò shuō

  人 有 短, 切 莫 揭 ,人 有 私, 切 莫 說(shuō)

  dào rén shàn jí shì shàn rén zhī zhī yù sī miǎn

  道 人 善 ,即 是 善,人 知 之 ,愈 思 勉

  yang rén è jì shì è jí zhī shèn huò qiě zuò

  揚 人 惡 ,即 是 惡 ,疾 之 甚 ,禍 且 作

  shàn xiāng quàn dé jiē jiàn guò bù guī dào liǎng kuī

  善 相 勸 ,德 皆 建 ,過(guò) 不 規, 道 兩 虧

  fán qǔ yǔ guì fēn xiǎo yǔ yí duō qǔ yí shǎo

  凡 取 與 ,貴 分 曉 ,與 宜 多 ,取 宜 少

  jiāng jiā rén xiān wèn jǐ jǐ bú yù jí sù yǐ

  將 加 人, 先 問(wèn) 己, 己 不 欲 ,即 速 已

  ēn yù bào yuàn yù wàng bào yuàn duǎn bào ēn cháng

  恩 欲 報 ,怨 欲 忘,報 怨 短, 報 恩 長(cháng)

  dài bì pú shēn guì duān suī guì duān cí ér kuān

  待 婢 仆, 身 貴 端 ,雖 貴 端 ,慈 而 寬

  shì fú rén xīn bù rán lǐ fú rén fāng wú yán

  勢 服 人 ,心 不 然 ,理 服 人 ,方 無(wú) 言

  親仁

  qīn rén

  【親 仁】

  tong shì rén lèi bù qí liú sú zhòng rén zhě xī

  同 是 人 ,類(lèi) 不 齊 ,流 俗 眾 ,仁 者 希

  guǒ rén zhě rén duō wèi yán bú huì sè bú mèi

  果 仁 者 ,人 多 畏 ,言 不 諱 ,色 不 媚

  néng qīn rén wú xiàn hǎo dé rì jìn guò rì shǎo

  能 親 仁, 無(wú) 限 好, 德 日 進(jìn) ,過(guò) 日 少

  bù qīn rén wú xiàn hài xiǎo rén jìn bǎi shì huài

  不 親 仁, 無(wú) 限 害 ,小 人 進(jìn) ,百 事 壞

  余力學(xué)文

  yú lì xué wén

  【 余 力 學(xué) 文】

  bú lì xíng dàn xué wén zhǎng fú huá chéng hé rén

  不 力 行, 但 學(xué) 文 ,長(cháng) 浮 華 ,成 何 人

  dàn lì xíng bù xué wén rèn jǐ jiàn mèi lǐ zhēn

  但 力 行, 不 學(xué) 文, 任 己 見(jiàn), 昧 理 真

  dú shū fǎ yǒu sān dào xīn yǎn kǒu xìn jiē yào

  讀 書(shū) 法 ,有 三 到, 心 眼 口 ,信 皆 要

  fāng dú cǐ wù mù bǐ cǐ wèi zhōng bǐ wù qǐ

  方 讀 此,勿 慕 彼 ,此 未 終 ,彼 勿 起

  kuān wéi xiàn jǐn yòng gōng gōng fū dào zhì sè tōng

  寬 為 限, 緊 用 功, 工 夫 到, 滯 塞 通

  xīn yǒu yí suí zhá jì jiù rén wèn qiú què yì

  心 有 疑 ,隨 札 記, 就 人 問(wèn) ,求 確 義

  fang shì qīng qiáng bì jìng jī àn jié bǐ yàn zhèng

  房 室 清 ,墻 壁 凈 ,幾 案 潔 ,筆 硯 正

  mò mó piān xīn bù duān zì bú jìng xīn xiān bìng

  墨 磨 偏 ,心 不 端 ,字 不 敬 ,心 先 病

  liè diǎn jí yǒu ding chù dú kàn bì huán yuán chù

  列 典 籍, 有 定 處 ,讀 看 畢 ,還 原 處

  suī yǒu jí juàn shù qí yǒu quē huài jiù bǔ zhī

  雖 有 急 ,卷 束 齊, 有 缺 壞 ,就 補 之

  fēi shèng shū bǐng wù shì bì cōng míng huài xīn zhì

  非 圣 書(shū), 屏 勿 視, 敝 聰 明, 壞 心 志

  wù zì bào wù zì qì shèng yǔ xián kě xùn zhì

  勿 自 暴, 勿 自 棄, 圣 與 賢 ,可 馴 致

  一、《弟子規》總敘(原文及譯文)

  【原文】: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ài)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xué)文。

  【譯文】:弟子就是學(xué)生,規是規范!兜茏右帯肥且罁潦ハ葞熆鬃拥慕陶d而編成的生活規范,它規定了學(xué)生主修的六門(mén)課和輔修的一門(mén)課。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ài)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為要小心謹慎,言語(yǔ)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到平等博愛(ài),并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xué)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還有多余的時(shí)間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xué)習六藝等其它有益的學(xué)問(wèn)。

  二、《弟子規》入則孝(原文及譯文)

  《弟子規》“入則孝”是學(xué)生主修的第一門(mén)課。入是在家。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善事,一個(gè)是心,一個(gè)是侍。心即是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侍即是念念都要照顧到父母。我們能以這樣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這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當先。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tīng)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譯文】:

  父母親叫你的時(shí)候,要立刻答應,不能遲緩;父母親讓你做事的時(shí)候,要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懶。

  對父母的教誨,要恭敬地聆聽(tīng);對父母的責備,要順從地接受。

  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讓他們溫暖,夏天要讓他們清爽涼快。早晨要向父母請安。晚上要替他們鋪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yè)無(wú)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譯文】:

  出門(mén)要告訴父母一聲,回來(lái)也要通報一聲,以免父母掛念。平時(shí)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選定的職業(yè)或立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輕易改變。

  不要因為小事情,就不稟告父母而擅自去做。假如自作主張地去做事,那就不合乎為人子女的道理了。

  東西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來(lái)。否則,一旦被發(fā)現,父母一定會(huì )非常傷心生氣。

  凡是父母所喜歡的東西,一定要盡力替他們準備好;凡是父母所討厭的東西,一定要小心地處理掉。

  身有傷 貽親憂(yōu)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ài)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guò)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wú)怨

  【譯文】:

  如果身體有所不適或受到損傷,就會(huì )讓父母為我們擔憂(yōu);如果在德行上有了缺欠,就會(huì )使父母感到丟臉。

  父母親喜歡我,做到孝順并不難。父母親不喜歡我,我還能用心盡孝,那才是難能可貴的!

  如果父母有了過(guò)失,子女應當耐心地勸說(shuō)使其改正。勸說(shuō)時(shí)態(tài)度一定要和顏悅色,聲音一定要柔和。

  如果父母不肯接受勸說(shuō),就等到心情好時(shí)再勸。如果父母還是不聽(tīng),還要哭泣懇求,即使因此而遭到鞭打,也毫無(wú)怨言。

  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譯文】:

  父母親病了,吃的藥自己要先嘗一嘗,看看是不是太苦、太燙。并且應日夜侍奉在他們的身邊,不能離開(kāi)一步。

  父母親去世后,要守喪三年,有孝心的,提起父母會(huì )難過(guò)哭泣,哀思父母養育之恩。居處要力求簡(jiǎn)樸,禁絕酒肉、情欲等事。

  喪事要完全按照禮法去辦,祭祀要完全出于誠心。對待去世的父母親,要如同他們在世時(shí)一樣。

  三、 《弟子規》出則悌(原文及譯文)

  《弟子規》中的“出則弟”是學(xué)生主修的第二門(mén)課。出是指出了家門(mén)在社會(huì )、在國家中,悌是指兄弟的關(guān)系,就是在社會(huì )上要能夠順從長(cháng)上,能夠事兄長(cháng)。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yǔ)忍 忿自泯

  或飲食 或坐走 長(cháng)者先 幼者后

  【譯文】:

  作哥哥的要愛(ài)護弟弟,作弟弟的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間能夠和睦相處,對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

  如果彼此都把財務(wù)看的輕一些,不貪圖錢(qián)財,兄弟之間就不會(huì )有怨仇。說(shuō)話(huà)時(shí)都能夠互相忍讓一點(diǎn),多替對方著(zhù)想,憤恨自然會(huì )消除。

  不論在用餐、就座或行走時(shí),都應該謙虛禮讓、長(cháng)幼有序,讓年長(cháng)者優(yōu)先,年幼者在后。

  長(cháng)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稱(chēng)尊長(cháng) 勿呼名 對尊長(cháng) 勿見(jiàn)能

  路遇長(cháng) 疾趨揖 長(cháng)無(wú)言 退恭立

  騎下馬 乘下車(chē) 過(guò)猶待 百步余

  【譯文】:

  聽(tīng)到年長(cháng)者叫人時(shí),應立即替他去叫。如果被叫的人不在,自己就立即到年長(cháng)者那里去,看看有什么事情需要做。

  稱(chēng)呼尊長(cháng),不可以直接叫他們的名字。長(cháng)輩見(jiàn)識多,閱歷深,要多聽(tīng)他們說(shuō)話(huà),不要自己夸夸其談,表現出很有才能的樣子。

  在路上遇到尊長(cháng)時(shí),要快步迎上前去行禮問(wèn)候。如果尊長(cháng)一時(shí)還沒(méi)說(shuō)什么,就要退在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立,等候指示。

  遇到尊長(cháng)時(shí),騎馬時(shí)要下馬,乘車(chē)時(shí)要下車(chē)。等尊長(cháng)走過(guò)百步以外后,自己才能上馬或上車(chē)離開(kāi)。

  長(cháng)者立 幼勿坐 長(cháng)者坐 命乃坐

  尊長(cháng)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進(jìn)必趨 退必遲 問(wèn)起對 視勿移

  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譯文】:

  假如長(cháng)輩站著(zhù),晚輩就不可以坐下。長(cháng)輩坐下以后,讓你坐時(shí),你才可以坐下。

  在尊長(cháng)面前,說(shuō)話(huà)聲音要低一些。但若低到尊長(cháng)聽(tīng)不清楚的程度,那也是不適宜的。

  在見(jiàn)尊長(cháng)時(shí),要快步走上前去,告退時(shí),要緩慢退出。長(cháng)輩問(wèn)話(huà)的時(shí)候,要站起來(lái)回答,眼睛看著(zhù)長(cháng)輩,不要東張西望。

  對待自己的叔叔伯伯和他人的父輩時(shí),應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對待堂兄表兄和他人的兄長(cháng)時(shí),也應像對待自己的兄長(cháng)一樣。

  四、 《弟子規》謹(原文及譯文)

  《弟子規》中的“謹”這是學(xué)生主修的第三門(mén)課。謹是指我們行為上要謹慎,不可以放逸。慎乃護身符。

  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shí)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輒凈手

  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

  【譯文】:

  清晨要早起,晚上要遲睡。人的一生很短暫,轉眼間從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個(gè)人都要珍惜此刻的寶貴時(shí)光。

  早晨起床后,一定要先洗臉刷牙,每次大小便完后都要洗手。這種良好的衛生習慣應該在小時(shí)候就養成。

  帽子一定要戴端正,衣服紐扣要扣好,襪子和鞋子都要穿整齊,鞋帶要系緊。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亂頓 致污穢

  衣貴潔 不貴華 上循分 下稱(chēng)家

  對飲食 勿揀擇 食適可 勿過(guò)則

  年方少 勿飲酒 飲酒醉 最為丑

  【譯文】:

  脫下來(lái)的衣服和帽子,要放置在一個(gè)固定的地方,不能到處亂丟,以免把衣帽弄臟。

  穿衣服貴在整潔大方,而不在于華麗。不但要符合自己的身份,還要和自己的家庭條件相適合。

  對于食物,不要挑食,也不要偏食,偏食會(huì )營(yíng)養不良;吃東西也要適可而止,不要過(guò)量,過(guò)量會(huì )損傷脾胃。

  年青的時(shí)候,千萬(wàn)不要喝酒。因為一旦喝醉了,就會(huì )丑態(tài)百出而丟臉。

  步從容 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

  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

  緩揭簾 勿有聲 寬轉彎 勿觸棱

  執虛器 如執盈 入虛室 如有人

  【譯文】:

  走路時(shí)要不急不慢從容大方,站立時(shí)身體要端莊直立。作揖是要把身子躬下去,禮拜時(shí)要恭恭敬敬。

  進(jìn)出門(mén)時(shí),腳不要踩到門(mén)檻上;不要用一條腿支撐身體斜靠著(zhù);蹲坐時(shí)不要叉開(kāi)兩腿;更不要搖晃大腿。否則,就會(huì )顯得你沒(méi)有教養。

  進(jìn)出門(mén)時(shí),要緩慢地揭開(kāi)門(mén)簾,盡量不要發(fā)出響聲。走路拐彎時(shí)角度要大一些,不要碰著(zhù)東西的棱角,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手里拿著(zhù)空的器具,要像拿著(zhù)裝滿(mǎn)東西的器具一樣小心。走進(jìn)沒(méi)人的房間,要像進(jìn)到有人的房間一樣謹慎,不能亂走亂動(dòng)。

  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

  斗鬧場(chǎng) 絕勿近 邪僻事 絕勿問(wèn)

  將入門(mén) 問(wèn)孰存 將上堂 聲必揚

  人問(wèn)誰(shuí) 對以名 吾與我 不分明

  【譯文】:

  做事情不能太匆忙,匆忙時(shí)最容易出現差錯。不要害怕困難,應該知難而進(jìn),也不要馬虎草率,即使是小事,也要認真對待。

  凡是打架嬉鬧的場(chǎng)合,一定要遠離而不去接近。凡是不正當、不合情理的事情,一定要遠離而不去過(guò)問(wèn)。

  準備進(jìn)入別人家門(mén)時(shí),應該先敲門(mén),問(wèn)一聲有人在嗎?主人允許后才能進(jìn)入。將要走進(jìn)廳堂時(shí),聲音要提高一些,以便讓里面的人知道。

  當里面的人問(wèn)是誰(shuí)時(shí),要將自己的姓名告訴對方。如果只回答“是我”,那對方就弄不清楚你是誰(shuí)了。

  用人物 須明求 倘不問(wèn) 即為偷

  借人物 及時(shí)還 后有急 借不難

  【譯文】:

  想要使用別人的東西時(shí),必須當面向人家提出請求,以便征得別人同意。假如不問(wèn)一聲就拿走,這就是偷盜。

  借別人的東西,要在約定的時(shí)間內歸還,拖延時(shí)間人家以后就不相信你了。別人向你借東西時(shí),如果自己有,不可以吝嗇不借。

  五、《弟子規》信(原文及譯文)

  《弟子規》中的“信”是學(xué)生們主修的第四門(mén)課。信是指言語(yǔ)上要言而有信,信用是成功階梯的第一步。人無(wú)信則不立。

  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譯文】:

  凡是說(shuō)出的話(huà),首先要真實(shí)不虛、講求信用。說(shuō)謊話(huà)騙人、胡言亂語(yǔ)都是不可以的。

  話(huà)說(shuō)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語(yǔ)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

  見(jiàn)未真 勿輕言 知未的 勿輕傳

  事非宜 勿輕諾 茍輕諾 進(jìn)退錯

  【譯文】:

  說(shuō)話(huà)多不如說(shuō)話(huà)少,因為言多必有失。說(shuō)的話(huà)要恰當在理、符合實(shí)際,千萬(wàn)不要花言巧語(yǔ)。否則人家只會(huì )討厭你。

  虛偽狡詐、尖酸刻薄、下流骯臟的話(huà),千萬(wàn)不能說(shuō)。阿諛?lè )畛械却炙椎氖袃~習氣,都要徹底戒除掉。

  看到的事情沒(méi)有弄能夠清楚,不要隨便亂說(shuō),輕易發(fā)表意見(jiàn);聽(tīng)來(lái)的事情沒(méi)有根據,不要隨便亂傳,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對于自己認為不妥當的事情,不能隨便地答應別人。假如你輕易許諾,就會(huì )進(jìn)退兩難。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說(shuō)長(cháng) 此說(shuō)短 不關(guān)己 莫閑管

  見(jiàn)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

  見(jiàn)人惡 即內省 有則改 無(wú)加警

  【譯文】:

  說(shuō)話(huà)的時(shí)候,吐字要清楚、緩慢,不能講得太快,也不能講得含糊不清,使人家聽(tīng)不明白。

  東家說(shuō)長(cháng),西家說(shuō)短,別人的是非很難弄清楚;與自己的正經(jīng)事沒(méi)有關(guān)系的,不要去多管。否則,不但攪亂了別人,也有損自己的德行。

  看到了別人的善行,就要想到自己也應該努力去做到。即他和他差距很遠,只要肯努力,漸漸也能趕上他。

  看到了別人的惡行,要立刻反省自己。如果發(fā)現自己也有,就要馬上改正;如果沒(méi)有,也要引起警惕,防止自己犯同樣的過(guò)錯。

  唯德學(xué) 唯才藝 不如人 當自礪

  若衣服 若飲食 不如人 勿生戚

  聞過(guò)怒 聞譽(yù)樂(lè ) 損友來(lái) 益友卻

  聞譽(yù)恐 聞過(guò)欣 直諒士 漸相親

  【譯文】:

  做人最要緊的是自己的道德、學(xué)問(wèn)、才能和技藝,這些方面不如人家,就要不斷勉勵自己,盡力趕上。

  如果吃的、穿的不如人家,用不著(zhù)憂(yōu)愁悲傷。這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因為做人最重要的是品德的修養。

  聽(tīng)到別人說(shuō)自己的過(guò)錯就生氣,聽(tīng)到別人稱(chēng)贊恭維自己就高興,那么,有損德行的朋友就會(huì )來(lái)與你接近,對你有益的朋友就會(huì )和你遠離。

  聽(tīng)到別人贊美自己就感到惶恐不安,聽(tīng)到別人指出自己的過(guò)錯就歡喜接受。經(jīng)常這樣做,那些正直誠實(shí)的人,就逐漸與你親近起來(lái)。

  無(wú)心非 名為錯 有心非 名為惡

  過(guò)能改 歸于無(wú) 倘掩飾 增一辜

  【譯文】:

  如果是無(wú)意中做了錯事,這就叫“錯”。如果是故意去做的,那就叫“惡”。

  有了過(guò)錯,要能勇于面對,并徹底改正過(guò)來(lái)。這樣,別人就還是把他當好人看;如果不肯承認,還要極力掩飾,那就是錯上加錯了。

  六、《弟子規》泛愛(ài)眾(原文及譯文)

  《弟子規》“泛愛(ài)眾”這是學(xué)生主修的第五門(mén)課。泛愛(ài)就是博愛(ài),就是與朋友在一起相處,要講平等博愛(ài)。這是指交友。愛(ài)人者,人恒愛(ài)之。

  凡是人 皆須愛(ài) 天同覆 地同載

  【譯文】:

  不論是什么人,我們都要互相關(guān)心、愛(ài)護和尊敬,因為我們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同一塊土地上。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輕訾

  勿諂富 勿驕貧 勿厭故 勿喜新

  【譯文】:

  一個(gè)行為高尚的人,名聲自然會(huì )高。因為人們敬重的是一個(gè)人的品行,而不是看他是否有一副好的相貌。

  一個(gè)才學(xué)豐富的人,名望自然會(huì )大。因為人們所佩服的,是有真才實(shí)學(xué)的人,而不是自吹自擂的人。

  自己有才能,不要只想著(zhù)為自己謀私利,也應當做些對社會(huì )大眾有益的事。別人有才能,不要心生嫉妒,隨便輕視、毀謗。

  不要諂媚巴結富有的人,也不要對窮人傲慢無(wú)禮。不要厭棄過(guò)去的朋友,也不要只喜歡新結交的朋友。

  人不閑 勿事攪 人不安 勿話(huà)擾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說(shuō)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揚人惡 即是惡 疾之甚 禍且作

  【譯文】:

  當別人正忙著(zhù)沒(méi)空時(shí),不要因自己有事兒去打攪。當別人身心不安時(shí),不要跟人家說(shuō)話(huà)而去打擾他。

  別人有短處,千萬(wàn)不要到處宣揚。別人有隱私,絕對不能說(shuō)出去。

  稱(chēng)贊別人善行,本身就是一種美德。因為別人知道后,就會(huì )因此受到勉勵而更加努力地去行善。

  宣揚別人惡性,本身就是一種惡行。如果由于過(guò)分的厭惡痛恨而一味地去宣揚,就會(huì )招來(lái)禍害。

  善相勸 德皆建 過(guò)不規 道兩虧

  凡取與 貴分曉 與宜多 取宜少

  將加人 先問(wèn)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報 怨欲忘 報怨短 報恩長(cháng)

  【譯文】:

  朋友之間互相規過(guò)勸善,則彼此都能成就良好的德行。如果有錯不能互相規勸,兩個(gè)人在道德上就都會(huì )有缺陷。

  拿人家東西和給人家東西,特別要分得清清楚楚。給人家的東西要多一點(diǎn),拿人家的東西要少一點(diǎn),這是人情來(lái)往的道理。

  想讓別人做一件事,首先要問(wèn)一問(wèn)自己愿不愿意做。如果自己都不原意去做,你趕快也不要讓別人去做。

  受人恩惠,要感恩在心、常記不忘,并時(shí)時(shí)想著(zhù)報答;別人有對不起自己的事,過(guò)去就算了,不要老放在心上,應該寬大為懷,盡快把它忘掉。

  待婢仆 身貴端 雖貴端 慈而寬

  勢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無(wú)言

  【譯文】:

  對待家里的傭人,最重要的是自身品行要端正。品行端正固然重要,對人還要仁慈寬厚。

  用權勢去壓服別人,別人就會(huì )口服而心不服。用道理去說(shuō)服別人,別人才會(huì )無(wú)話(huà)可說(shuō)。

  七、《弟子規》親仁(原文及譯文)

  《弟子規》中的“親仁”這是學(xué)生主修的第六門(mén)課。親是親近,仁者是指有道德、有學(xué)問(wèn)的人,就是要親近仁者;以師事之,要跟他學(xué)。這是講擇師。仁者無(wú)敵。

  同是人 類(lèi)不齊 流俗眾 仁者希

  【譯文】:

  同樣在世為人,品行高低各個(gè)不相同。跟著(zhù)潮流走的普通俗人很多,而有仁德的人卻很稀少。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諱 色不媚

  能親仁 無(wú)限好 德日進(jìn) 過(guò)日少

  不親仁 無(wú)限害 小人進(jìn) 百事壞

  【譯文】:

  真正品行高尚的人,人們都心存敬畏。因為仁者說(shuō)話(huà)時(shí)直言不諱,也不阿諛?lè )畛小?/p>

  能夠親近品德高尚的仁者,就會(huì )得到無(wú)限的好處。與仁者親近,德行就會(huì )一天比一天增進(jìn),而過(guò)失就會(huì )一天比一天減少。

  不親近品德高尚的仁者,就會(huì )有無(wú)限的害處。這樣一來(lái)小人就會(huì )乘機接近,很多事情都因此而不能成就。

  八、《弟子規》余力學(xué)文(原文及譯文)

  《弟子規》中的“余力學(xué)文”,文指六藝等其它有益的學(xué)問(wèn),就是除了以上六門(mén)主修的課以外,還有多余的時(shí)間精力,就要好好的學(xué)習六藝等其它有益的學(xué)問(wèn)。這是輔修的課。

  不力行 但學(xué)文 長(cháng)浮華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學(xué)文 任己見(jiàn) 昧理真

  讀書(shū)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讀此 勿慕彼 此未終 彼勿起

  【譯文】:

  如果所學(xué)的不實(shí)踐力行,一味讀死書(shū),容易養成華而不實(shí)的習性,不能成為一個(gè)真正有用的人。

  如果只曉得賣(mài)力去做,不肯讀書(shū)學(xué)習,而固執于自己的見(jiàn)解,就不會(huì )明白道理的真假與否,這也是不對的。

  讀書(shū)的方法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即心要記,眼要看,口要讀,這三者確實(shí)都非常重要。

  正在讀著(zhù)這本書(shū)時(shí),不要去想著(zhù)那本書(shū)。這本書(shū)還未讀完,不要再去讀另一本書(shū)。讀書(shū)要用心專(zhuān)一,才有成就。

  寬為限 緊用功 工夫到 滯塞通

  心有疑 隨札記 就人問(wèn) 求確義

  房室清 墻壁凈 幾案潔 筆硯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譯文】:

  不妨把學(xué)習的期限安排得寬裕一些,但在學(xué)習時(shí)要抓緊時(shí)間。只要功夫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就通達了。

  讀書(shū)時(shí),如果心中有疑問(wèn),就要隨時(shí)做筆記,以便向別人請教,求得準確的意義。

  房間里要收拾整齊,墻壁要保持干凈。桌子要保持清潔,筆墨紙硯等文具要擺放端正。

  如果您把墨磨偏了,說(shuō)明心不在焉。如果字寫(xiě)得潦草、不工整,說(shuō)明你浮躁不安,心沒(méi)定下來(lái),思想不集中。學(xué)習要專(zhuān)心致志。

  列典籍 有定處 讀看畢 還原處

  雖有急 卷束齊 有缺壞 就補之

  非圣書(shū) 屏勿視 蔽聰明 壞心志

  勿自暴 勿自棄 圣與賢 可馴致

  【譯文】:

  存列典籍,要有固定的地方;閱讀完一本書(shū),一定要放回原處,這樣便于下次查找。

  讀書(shū)的人要愛(ài)惜書(shū)本。即使有急事不看書(shū)了,也要把書(shū)本整理好。發(fā)現書(shū)本有損壞,應當隨即修補完整。

  無(wú)益身心健康的書(shū)刊,應該避而不看,因為書(shū)里面不正當的事理會(huì )蒙蔽人們的智慧、敗壞人們的心志。應該多讀圣賢的著(zhù)作。

  說(shuō)話(huà)不講道理叫“自暴”,做事胡作非為叫“自棄”,做人絕不可這樣。一個(gè)人不能不知自愛(ài);也不能甘于墮落。圣人和賢人境界雖高,都是可以通過(guò)循序漸進(jìn)的努力修學(xué)而達到的。

【《弟子規》全文注音】相關(guān)文章:

弟子規全文注音04-03

弟子規全文注音+解釋04-21

弟子規全文注音及解釋07-08

弟子規全文及譯文注音12-29

弟子規全文帶釋義注音09-11

離騷注音全文03-22

弟子規原文及注音03-13

心經(jīng)全文原文注音及譯文03-08

李白將進(jìn)酒全文注音01-06

北川| 大余县| 揭西县| 分宜县| 大兴区| 南充市| 肃北| 泌阳县| 分宜县| 综艺| 儋州市| 双峰县| 宜春市| 花莲市| 临朐县| 榆社县| 万盛区| 平塘县| 沧州市| 沂源县| 来安县| 定南县| 丰县| 宁阳县| 绍兴市| 肥城市| 图木舒克市| 靖边县| 当雄县| 阿巴嘎旗| 布尔津县| 泽普县| 都昌县| 孟连| 尤溪县| 民乐县| 新干县| 纳雍县| 克山县| 固始县| 秦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