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孫通傳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分析
叔孫通者,薛人也。及項梁之薛,叔孫通從之。敗于定陶,從懷王。懷王為義帝,叔孫通留事項王。漢二年,漢王從五諸侯入彭城,叔孫通降漢王。漢王敗而西,因竟從漢。
。2)漢五年,已并天下,諸候共尊漢王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儀法,為簡(jiǎn)易。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高帝患之。叔孫通知上益厭之也,說(shuō)上曰:“夫儒者難與進(jìn)取,可與守成。臣愿征魯諸生,與臣弟子共起朝儀!备叩墼唬骸暗脽o(wú)難乎?”叔孫通曰:“臣愿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鄙显唬骸翱稍嚍橹,令易知,度吾所能行為之!
。3)于是叔孫通使征魯諸生。魯有兩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吾不忍為公所為。公所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無(wú)污我!”叔孫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時(shí)變!
。4)遂與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為學(xué)者與其弟子百馀人習之月馀,叔孫通曰:“上可試觀(guān)!鄙霞扔^(guān),使行禮,曰:“吾能為此!蹦肆钊撼剂曇蔻。漢七年,長(cháng)樂(lè )宮成,諸侯群臣皆朝。儀:先平明,謁者治禮,引以次入殿門(mén)。廷中陳車(chē)騎步卒衛宮,設兵張旗志。傳言“趨”。殿下郎中夾陛,陛數百人。功臣列侯諸將軍軍吏以次陳西方,東鄉;文官丞相以下陳東方,西鄉。大行設九賓,臚傳。
。5)于是皇帝輦出房,百官執職傳警。引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賀。自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肅敬。至禮畢,復置法酒。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壽。觴九行,謁者②言“罷酒”。御史執法,舉不如儀者,輒引去。竟朝置酒,無(wú)敢喧嘩失禮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蹦税菔鍖O通為太常,賜金五百斤。叔孫通出,皆以五百斤賜諸生。諸生乃皆喜曰:“叔孫生誠圣人也,知當世之要務(wù)!保ㄈ〔挠凇妒酚洝な鍖O通傳》)【注】①肄:學(xué)習、練習 】 ②謁者:官名,掌接待賓客及贊禮。
6.下列語(yǔ)句中,加點(diǎn)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叔孫通知上益厭之也 益:漸漸 B.度吾所能行為之 度:估量
C.若真鄙儒也 鄙:品德低下 D.竟朝置酒 竟:直至……終了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考點(diǎn)】考查對文中實(shí)詞的理解【解析】C項,據第三段“若真鄙儒也”之前的內容“魯有兩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吾不忍為公所為。公所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無(wú)污我!’”和叔孫通笑著(zhù)說(shuō):“你等真是……的儒生”及下一段眾儒生被征召的情況來(lái)看,叔孫通此處斷不會(huì )認為他們“品德低下”,應當譯為“見(jiàn)識淺陋”。課文《曹劌論戰》有“肉食者鄙”,《出師表》中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句子!舅悸贩治觥课难晕膶(shí)詞的推斷,基本方法就是代入原文,據上下文的文意進(jìn)行排除或篩選,至于據結構、語(yǔ)法等進(jìn)行分析,還不如平時(shí)多讀一些文言文短文(難度不要大),積累一定的文言文,形成語(yǔ)感。
7.下列各組語(yǔ)句中,加點(diǎn)的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 ①漢王敗而西,因竟從漢 ②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B. ①及項梁之薛 ②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
C. ①謁者治禮,引以次入殿門(mén) ②文官丞相以下陳東方
D. ①度吾所能行為之 ②數十年,竟為秦所滅
【答案和解析】【答案】A
【考點(diǎn)】考查對文言文虛詞的理解!窘馕觥緼項均為介詞“趁機”。B項:到(動(dòng)詞)/的(助詞)。C項:按照(介詞)/在(介詞)。D項:所字結構,助詞,可譯為“的”或不譯/被(介詞),被動(dòng)句固定句式“為……所”【思路分析】所考查的虛詞均出自大綱規定的18個(gè)文言文虛詞。對照句出自教材或選文。對于前者可以此句中該詞的意義和用法代入前一句子,看看講的通還是講不通。對于后者,則需要先找到句子在原文的所在,看整個(gè)句子乃至一段的意思而定。
8.下列對文中語(yǔ)句的解釋?zhuān)环衔囊獾囊豁検?/p>
A.諸侯共尊漢王為皇帝于定陶 諸侯一起擁戴漢王在定陶即位為皇帝
B.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您所侍奉過(guò)的人主將近十位了,您都是憑當面阿諛得到了信任和富貴
C.陳車(chē)騎步卒衛宮,設兵張旗幟 擺開(kāi)戰車(chē)騎兵步兵以拱衛皇宮,設置士兵的隊列,并豎起旗幟
D.以尊卑次起上壽 按照地位高低的次序起身上前,為皇帝祝壽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考點(diǎn)】考查翻譯文言文中的`句子!窘馕觥緾項:“車(chē)騎”翻譯成“戰車(chē)騎兵”錯【思路分析】用選擇題的形式考查翻譯,難度不大,但考生一定要據上下文仔細辨別其翻譯中的細微之處。據文章第二、三段可知,這是叔孫通為漢帝制定禮儀以使君臣的尊卑有序。朝堂上當然不會(huì )像作戰那樣排兵布陣了。
9.下列語(yǔ)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叔孫通有眼光、識時(shí)務(wù)的一組是
、贊h王敗而西,因竟從漢②高帝悉去秦苛儀法,為簡(jiǎn)易③夫儒者難與進(jìn)取,可與守成④若真鄙儒也,不知時(shí)變⑤御史執法,舉不如儀者,輒引去⑥叔孫生誠圣人也,知當世之要務(wù)
A. ①②⑥ B. ①③④ C. ②⑤⑥ D. ③④⑤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考點(diǎn)】考查對文章信息的篩選。
【解析】②寫(xiě)的是高帝的做法,據此可排除A、C兩項;⑤寫(xiě)的是叔孫通幫助恢復古禮后的效果,不能說(shuō)明其“識時(shí)務(wù),有眼光”,據此可排除D項!舅悸贩治觥靠忌欢ㄒ性囊庾R,找到備選項在原文的所在,據上下文讀懂大意,再據題干進(jìn)行篩查。
10.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劉邦初即位,不喜歡繁文縟節,崇尚簡(jiǎn)易B.跟隨劉邦征戰的將軍們不懂禮儀,表現粗魯
C.叔孫通幫助朝廷建立了一套莊重威嚴的禮儀D.魯地儒生皆固守氣節,堅決不與叔孫通合作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考點(diǎn)】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
【解析】據第二段可知,是高帝“高帝悉去秦苛儀法,為簡(jiǎn)易”后,群臣才沒(méi)有了尊卑禮法!舅悸贩治觥靠忌鷮τ谛枰x懂幾個(gè)句子或是一段乃至全篇才能回答的這類(lèi)概括題,比較犯難。其實(shí),只要牢牢把握一點(diǎn),就是找到信息源,進(jìn)行比較、歸納、概括,也就迎刃而解了。
11.用斜線(xiàn)(/)給下面文言文短句。(5分)
天之 道 其 猶 張 弓與高 者 抑 之 下 者 舉 之 有 馀 者 損之 不 足 者 補之 天 之 道 損 有 馀 而補不 足 人 之 道 則 不 然 損不足 以 奉 有馀 孰 能 有 馀 以 奉天 下 唯 有 道 者 是 以 圣 人 為 而 不恃功 成 而 不處。(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
【答案和解析】(5分)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補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究键c(diǎn)】考查文言文的斷句【思路分析】文言文的斷句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與翻譯相關(guān)的題型,其難度低于翻譯,但讀不懂文句,斷句也是很困難的?忌稍谧x懂大意的基礎上,據標志詞進(jìn)行輔助斷句。如據實(shí)詞“補不足”、“人”、“損”,據虛詞“之”、“是以”等可輔助判斷。
【叔孫通傳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分析】相關(guān)文章:
叔孫通傳文言文閱讀答案12-01
胡則傳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11-28
岳飛傳文言文閱讀題答案11-20
《宋濂傳》文言文閱讀及答案分析11-19
吾粲傳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06-11
葉嘉傳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04-12
文言文《墨翁傳》閱讀題及答案02-17
叔孫通者薛人也的文言文閱讀和答案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