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清史稿·何曰愈傳》閱讀答案及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題。
何曰愈,字云亹,廣東香山人。曰愈少隨父宦,讀書(shū)勵志,有幹材。道光初,授四川會(huì )理州吏目。土司某桀驁,所部夷人殺漢民,知州檄曰愈往驗,以賄乞免,卻之。乃率眾來(lái)劫,不為動(dòng),卒成驗而還。獄上,大吏廉得直,曰愈由是知名。捐升知縣,以習邊事,辦西藏糧臺,三載,還補岳池縣。不畏強御,豪右斂戢。練鄉團,繕城郭,庀器械。逾數年,滇匪犯岳池,后令賴(lài)所遺械以拒賊,時(shí)比張孟談之治晉陽(yáng)云。調署平山,以母憂(yōu)去。< /> 咸豐六年,服闋,寧遠府野夷出巢焚掠,大吏檄曰愈參建昌鎮軍事。川西倮夷凡數十支,自雷波、瓘邊,滇南二十四塞,頻年肆擾。值西昌縣告變,曰愈馳至,眾大譁,曰:“夷傷吾人!痹挥唬骸叭舻绕饺掌垡娜缏辊,使無(wú)所控告,故釀禍。今且少息,吾為若治之!蹦思毘霾灰鈸v夷巢,夷皆匍匐聽(tīng)約束。漢民屋毀粟罄,夷請以山木供屋材,并貸穀為食。曰愈諭民曰:“此見(jiàn)夷人具有天良,若等毋再生釁!睗h、夷遂相安。曰愈既益悉夷、番之情偽,山川之險隘,擬綏邊十二策,格不得上。< /> 未幾,滇匪韓登鸞糾眾入會(huì )理州境,聲言與回民尋仇;孛褚蓾h民召匪,因焚民居。曰愈率一旅往,聞流言奸細伏城內,乃下令毋閉城。三日后,按戶(hù)搜查,容奸細者從軍法。越三日,城內外賊黨悉遁。曰愈曰:“吾不閉門(mén)、不遽搜者,正開(kāi)其逃路耳!北娊苑。遣人持榜文諭登鸞,遵示釋怨退去。復持諭回民,回民曰:“昔日被水災,田廬盡沒(méi)。何公一騎渡水賑我,又為我濬河,至今無(wú)水患。戴德未忘,今敢不遵諭!違者誅之!弊允腔孛褚嗖粩_州境。事定,鎮府上其功,會(huì )有攘之者,遂不敘。比粵匪犯蜀,曰愈數陳機宜,當事不能用。退居灌縣,后歸,卒於家。
。ㄟx自《清史稿·何曰愈傳》有刪節)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解釋?zhuān)徽_的一項是 (3分)
A.大吏廉得直,曰愈由是知名 廉:廉潔
B.咸豐六年,服闋 闋:終了
C. 擬綏邊十二策,格不得上。 擬:草擬
D.比粵匪犯蜀 比:等到
6.下列各級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①乃率眾來(lái)劫,不為動(dòng) ②吾為若治之
B. ①咸豐六年,服闋 ②調署平山,以母憂(yōu)去。
C.①時(shí)比張孟談之治晉陽(yáng)云 ②山川之險隘
D. ①乃集兵練出不意搗夷巢 ②乃下令毋閉城
7.下列各句編為四組,都能表現何曰愈善于調和民族矛盾的一級是 (3分)
、倌寺时妬(lái)劫,不為動(dòng) ②若等平日欺夷如鹿豕,使無(wú)所控告,故釀禍③乃集兵練出不意搗夷巢 ④此見(jiàn)夷人具有天良,若等毋再生釁
、萸踩顺职裎闹I登鸞,遵示釋怨退去 ⑥比粵匪犯蜀,曰愈數陳機宜
A.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③④⑥ D. ②④⑥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何曰愈升任知縣兵器,熟悉邊防事務(wù),辦理西藏糧臺。三年后,他又到岳池縣任職,他不懼強橫勢力,當地豪強大族為此而收斂。
B. 咸豐六年,何曰愈在建昌鎮參與軍事管理,面對倮夷人的襲擾,他集合士兵直取夷人的駐地,夷人都聽(tīng)眾了他的命令。
C. 滇匪韓登鸞率眾進(jìn)入會(huì )理州境內,揚言要為回民報仇,回民燒毀了當地漢民的房子。等到何曰愈率人到達之后,才平息此事。
D. 回民曾遭受水災,田地和房子都被洪水淹沒(méi)了,何曰愈前去賑災,又為他們疏通了河道,杜絕了水災的再次發(fā)生。
9.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yǔ)。(9分)
。1)知州檄曰愈往驗,以賄乞免,卻之。(3分)
。2)漢民屋毀粟罄,夷請以山木供屋材,并貸穀為食。(3分)
。3)戴德未忘,今敢不遵諭!違者誅之。(3分)
參考答案:
5.A(本題考查考生理解常見(jiàn)文言實(shí)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做題時(shí)需要根據上下文,并結合語(yǔ)境來(lái)確定實(shí)詞義項。A句中“廉”,應為“查訪(fǎng)”“考察”。)
6.D(本題考查考生理解常見(jiàn)文言虛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A項第一個(gè)“為”是介詞,表被動(dòng);第二個(gè)“為”也是介詞,給,替。B項第一個(gè)“以”是連詞,表示目的關(guān)系,可譯為:“來(lái)”“用來(lái)”;第二個(gè)“以”是介詞,表示原因,譯為:“因為”。C項第一個(gè)“之”是助詞,放在主語(yǔ)和謂語(yǔ)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第二個(gè)“之”是助詞,可譯為“的”;D項兩個(gè)“乃”都是副詞,可譯為“于是”。)
7.B(本題考查考生篩選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時(shí),先要準確理解題干的要求,再用排除法。①表現何曰愈的勇敢;③表現何曰愈用兵有智謀;⑥是何曰愈向上陳述對付粵匪侵犯的策略。)
8.C(本題考查考生對淺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篩選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由原文“聲音與回民尋仇;孛褚蓾h民召匪,因焚民居!笨芍,韓登鸞要找回民報仇,而不是為回民報仇。)
9.(1)知州發(fā)公文命令何曰愈前往驗證,(土司)用賄賂來(lái)乞求免罪,(何曰愈)拒絕了他。(檄:發(fā)公文,1分;補充出適當的主語(yǔ)“土司”“何曰愈”1分;大意1分。)
(2)漢民的房屋被毀了,糧食也沒(méi)了,夷人請求把山里的木頭供給(漢民)用作建造房屋的材料,并借給他們谷物作為食物。(罄:沒(méi)有了,完了,1分;貸:借,施予,1分;大意1分。)
(3)(我們)感激您的恩德未曾忘記,現在怎么敢不遵從您的命令呢!違抗命令的人將被殺掉。(戴德:感戴恩德,1分;敢不:怎么敢不,1分;大意1分)
【《清史稿·何曰愈傳》閱讀答案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清史稿·范文程傳》閱讀答案及翻譯07-19
《清史稿方苞列傳》的閱讀答案及翻譯10-09
《秦王謂唐雎曰》閱讀答案及翻譯10-23
柳敬亭傳的閱讀答案及翻譯09-10
《王夫之傳》閱讀答案及翻譯10-03
《韓愈傳》閱讀答案及翻譯10-23
《黃庭堅傳》閱讀答案及翻譯09-10
《宋史何灌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6-14
《袁先生傳》閱讀答案及翻譯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