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shū)陳元達傳》閱讀題及答案
、訇愒_,字長(cháng)宏,后部人也。本姓高,以生月妨父,故改云陳。少而孤貧,常躬耕兼誦書(shū),樂(lè )道行詠,忻忻如也。至年四十,不與人交通。
、谠V疄樽筚t王,聞而招之,元達不答。及元海僭號①,人謂元達曰:“往劉公相屈,君蔑而不顧,今稱(chēng)號龍飛,君其懼乎?”元達笑曰:“是何言邪?彼人姿度卓犖,有籠羅宇宙之志,吾固知之久矣。然往日所以不往者,以運期未至,不能無(wú)事喧喧,彼自有以亮吾矣②。卿但識之,吾恐不過(guò)二三日,驛書(shū)必至!逼淠,元海果征元達為黃門(mén)郎。人曰:“君殆圣乎!”既至,引見(jiàn),元海曰:“卿若早來(lái),豈為郎官而已!痹_曰:“臣惟性之有分,盈分者顛。臣若早叩天門(mén)者,恐大王賜處于九卿、納言之間,此則非臣之分,臣將何以堪之!是以抑情盤(pán)桓,待分而至,大王無(wú)過(guò)授之謗,小臣免招寇之禍,不亦可乎!”元海大悅。
、墼谖粚疫M(jìn)讜言,退而削草,雖子弟莫得而知也。劉聰即位,聰每謂元達曰:“卿當畏朕,反使朕畏卿乎?”元達叩頭謝曰:“臣聞師臣者王,友臣者霸。臣誠愚暗無(wú)可采也,幸邀陛下垂齊桓納九九之義,故使微臣得盡愚忠。昔世宗遙可汲黯之奏,故能恢隆漢道;桀紂誅諫,幽厲弭謗,是以三代之亡也忽焉。陛下以大圣應期,挺不世之量,能遠捐商周覆國之弊③,近模孝武光漢之美,則天下幸甚,群臣知免④!痹_苦諫不從,憂(yōu)憤而死。及其死也,人盡冤之。
[注]①僭號:冒用帝王的稱(chēng)號。②亮:通“諒”。③捐:除去。④免:同“勉”。
。ā稌x書(shū)?陳元達傳》有刪改)
17.解釋下列加點(diǎn)的字。(4分)
、盼峁讨靡樱 )⑵卿但識之( )
、窃9髟_為黃門(mén)郎( ) ⑷既至,引見(jiàn)( )
18.下列各句中的“其”與例句中的'“其”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例:距其院東五里(《游褒禪山記》)
A. 君其懼乎(《晉書(shū)·陳元達傳》) B. 其暮(《晉書(shū)·陳元達傳》)
C. 及其死也(《晉書(shū)·陳元達傳》) D. 吾其還也(《秦晉崤之戰》)
19. 第②段中,元達的話(huà)使“元海大悅”的原因,可概述為 。(3分)
20.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yǔ)。(6分)
、胖聊晁氖,不與人交通。
、瞥悸剮煶颊咄。
21. 閱讀全文,概括元達的性格特點(diǎn)。(2分)
參考答案
17、⑴原來(lái) 本來(lái) 早先 ⑵記住 ⑶征召 征引 征用 ⑷引導 帶領(lǐng)
18、B
19、我如果早來(lái),恐怕大王給我的官位超過(guò)我的能力,我擔當不起(1分)。我這時(shí)來(lái)給我這樣的官位,使大王不會(huì )遭到小才大用的非議(1分),我也避免了招致仇敵嫉妒陷害的風(fēng)險(1分)。
20、⑴陳元達到了四十歲時(shí),仍然不與人交往。
、莆衣(tīng)說(shuō)以大臣為師的人能當大王(或稱(chēng)王)
21、機智有謀 正直剛強
【《晉書(shū)陳元達傳》閱讀題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晉書(shū)賀循傳》閱讀答案06-25
《洪渥傳》閱讀題及答案06-12
《晉書(shū)·文苑》閱讀原文及答案07-01
《晏殊傳》的閱讀題及答案03-26
《宋史·蘇軾傳》閱讀題答案及譯文08-26
《蘇武傳》閱讀及答案03-24
《宋史楊萬(wàn)里傳》閱讀題及答案11-20
陳元方年十一時(shí)閱讀答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