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平原自第三紀以來(lái)的沉積物厚度最大達5000m,最少也有1500m左右。沖積平原的基底,常起伏不平,大多是由構造斷裂形成的隆起與拗陷。
沖積平原的形成條件
、僭诘刭|(zhì)構造上須是相對下沉或相對穩定的地區,在相對下沉區形成巨厚沖積平原,在相對穩定區形成厚度不大的沖積平原;
、谠诘匦紊享氂邢喈攲挼墓鹊鼗蚱降;
、垌氂凶銐虻哪嗌硜(lái)源。
濱海平原,為沖積-海積型平原,其沉積物很細,湖沼面積大。因有周期性的海潮入侵,形成海積層和沖積層的相互交錯現象,還常見(jiàn)海岸沙堤或貝殼堤、潟湖等地貌。
我國的沖積平原
以中國為例,位于第一地形臺階青藏高原面上的有雅魯藏布江上游的馬泉河串珠狀寬谷沖積平原,海拔在4550米以上;位于第二地形臺階高原面上的有黃河中游河套沖積平原、關(guān)中渭河沖積平原,高1300-300米;但更多的是分布于東部最低一級地形臺階上的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如東北平原、黃淮海平原、長(cháng)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等,多在200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