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李復圭傳》原文閱讀及翻譯
原文:
李復圭字審言,通判澶州。北使道澶,民主驛率困憊。豪杜氏十八家,詭言唐相如晦后,每賕吏脫免,復圭按籍役之。知滑州。兵匠相忿鬩,揮所執鐵椎,椎殺爭者于廳事,立斬之。徙知相州。
自太宗時(shí),聚夏人降者五指揮,號“廳子馬”,子弟相承,百年無(wú)它役。復圭斥不如格者,選能騎射士補之。為度支判官、知涇州。始時(shí)二稅之入,三司移折已重,轉運使又覆折之,復圭為奏免,民立生祠。歷湖北、兩浙、淮南、河東、陜西、成都六轉運使。浙民以給衙前役,多破產(chǎn),復圭悉罷遣歸農,令出錢(qián)助長(cháng)名人承募,民便之。瀕海人賴(lài)蛤沙地以生,豪家量受稅于官而占為己有,復圭奏蠲其稅,分以予民。
熙寧初,進(jìn)直龍圖閣、知慶州。夏人筑壘于其境不犯漢地復圭貪邊功遣大將李信帥兵三千授信以陳圖使自荔原堡夜出襲擊敗還復圭斬信自解又欲澡前恥,遣別將破其金湯、白豹、西和市,斬首數千級。后七日,秉常舉國入寇。御史謝景溫劾復圭擅興,致士卒死傷,邊民流離,謫保靜軍節度副使。歲余,知光化軍。張商英言:“夏人謀犯塞之日久矣,與破金湯適相值,非復圭生事!蹦苏倥欣舨苛鲀茹?zhuān)、蔡、滄州,還為鹽鐵副使,以集賢殿修撰知荊南,卒。
復圭臨事敏決,稱(chēng)健吏,與人交不以利害避。然輕率躁急,無(wú)威重,喜以語(yǔ)侵人,獨為王安石所知,故既廢即起。(選自《宋史·李復圭》)
譯文:
李復圭字審言。任澶州通判。契丹來(lái)的使者經(jīng)過(guò)澶州,百姓負責驛事所用大多困乏。有大戶(hù)杜氏十八家,假稱(chēng)是唐朝宰相杜如晦的后代,每次都賄賂官吏得以解脫,李復圭按照簿籍役使他們。任滑州知州。制作兵器的工匠互相忿怒爭執,李復圭就揮動(dòng)手中的鐵椎,將爭執的人在廳事上擊殺,并立刻斬首。調任相州知州。
從太宗之時(shí),就把投降朝廷的夏兵合為五指揮,號稱(chēng)“廳子馬”,子弟互相承襲,一百多年來(lái)沒(méi)有其他的人充役。李復圭斥退那些不合標準的人,而挑選善于騎馬射箭的士兵來(lái)代替他們。任度支判官、涇州知州。起初,租賦稅收的'收入,三司折扣已經(jīng)很重,轉運使又加以折扣,李復圭奏請免除,百姓們?yōu)樗⒘松。歷任湖北、兩浙、淮南、河東、陜西、成都六路轉運使。兩浙的百姓因服衙前役,破產(chǎn)的很多,李復圭把他們全部放回去從事農業(yè)生產(chǎn),而讓他們出錢(qián)幫助官府招募衙前差役,百姓們感到便利。沿海一帶的人依賴(lài)泥沙地來(lái)生活,有權勢的人家打算向官府納稅來(lái)占為己有,李復圭奏請免除他們的賦稅,把土地分給了百姓。
熙寧初年,升為直龍圖閣、慶州知州。夏人在邊境上修筑營(yíng)壘,并沒(méi)有侵犯宋朝土地。李復圭貪圖邊功,派大將李信率領(lǐng)三千士兵,教授給他作戰方略,讓他從荔原堡夜間出發(fā)襲擊夏兵,大敗而歸,李復圭把李信斬首,來(lái)為自己解脫罪責。又想洗刷前恥,就派另外的將領(lǐng)攻破了夏國的金湯、白豹、西和市,殺了幾千人。七天后,秉常舉全國之力入侵。御史謝景溫彈劾李復圭擅自用兵,致使士兵死傷,邊民流離失所,貶為保靜軍節度副使。一年多后,任光化軍知軍。張商英上奏說(shuō):“夏國謀劃侵犯邊塞的時(shí)間很久了,與攻破金湯之事正好遇上,并不是李復圭惹出事端!庇谑钦偃嗡乒芾舨苛鲀裙賳T的銓選,任曹、蔡、滄三州知州,回朝后任鹽鐵副使,以集賢殿修撰的身份知荊南,去世。
李復圭遇事處理敏捷果斷,稱(chēng)為健吏,與人交往不因利害而退避。但是他的性格輕率急躁,沒(méi)有威嚴,喜歡用言語(yǔ)冒犯他人,只是受到王安石的賞識,因此能夠在被廢黜之后馬上起用。
【《宋史·李復圭傳》原文閱讀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宋史范如圭傳原文翻譯06-15
宋史李洪信傳原文閱讀及翻譯03-20
《宋史·李洪信傳》原文閱讀及翻譯10-29
宋史李芾傳原文及翻譯04-03
《宋史·李芾傳》的原文及翻譯06-18
《宋史李清臣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8-12
《宋史·李樸傳》閱讀訓練題及原文翻譯11-22
《宋史李師中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3-22
《宋史﹒李庭芝傳》原文及翻譯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