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負荊請罪課文重要內容
負荊請罪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講述了發(fā)生在趙國首都邯鄲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稱(chēng)為將相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負荊請罪課文重要內容,歡迎查看。
《負荊請罪》課文
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功。藺相如素人,徒以口舌而居我上,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jiàn)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之,不肯與會(huì ) ;每朝,常稱(chēng)病,汪欲爭利。出而望見(jiàn),輒引車(chē)避匿。其舍人以為恥。相如曰:“子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至門(mén)謝罪,遂為刎頸之交。
《負荊請罪》中心思想
劇本通過(guò)人物對話(huà),講述了戰國時(shí)期趙國大將軍廉頗向遭受其侮辱不與之計較的上卿藺相如負荊請罰的.故事,揭示了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而不計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頗知錯就改、爽直磊落的可貴精神。
《負荊請罪》閱讀答案
1.解釋下列加點(diǎn)的詞語(yǔ)。
。1)藺相如素人:
。2)以口舌而居我上
。3)相如雖駑
。4)遂為刎頸之交
2.翻譯下列句子。
。1)子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2)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
。3)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古漢語(yǔ)中“為”是動(dòng)詞,含義很豐富,請根據下列句子恰當翻譯“為”。
。1)我為漢將( )
。2)不忍為之下( )
。3)其舍人皆以為恥( )
。4)吾所以為此者( )
。5)遂為刎頸之交( )
4.廉頗為什么要“辱”相如?
5.相如有哪些避讓行為?
6.舍人“恥”的是什么?
7.相如問(wèn)“子視廉將軍孰與秦王”的用意是?
8.相如一再避讓是出于什么考慮?
9.廉頗聽(tīng)說(shuō)了相如的話(huà),立刻負荊請罪,這說(shuō)明他受到極大的.觸動(dòng),請你描述一下他的心理。
10.本文既贊揚了藺相如 ,也表彰了廉頗。
11.讀過(guò)此文,你得到哪些啟示?
參考答案:
1.(1)素:平素,向來(lái) (2)以:憑 (3)駑:比喻人沒(méi)有才能 (4)頸:指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2. 略
3.(1)是 (2)在 (3)認為(4)做 (5)成為
4.認為相如素人,徒以口舌居我上,吾羞,不忍為之下。 5.不肯與會(huì ),每朝,常稱(chēng)病,出而望見(jiàn),輒引車(chē)避匿。 6.藺相如對廉頗的避讓 7.為了向舍人表明他并不是怕廉頗 8.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 9.內疚,懊悔 10.顧全大局、先國后私,知錯就改的精神。 11.略
【負荊請罪課文重要內容】相關(guān)文章:
負荊請罪的課文內容10-16
《負荊請罪》課文主要內容05-12
負荊請罪課文主要內容06-10
成語(yǔ)寓言故事:負荊請罪06-18
《豐碑》課文10-12
《離騷》課文09-12
離騷 課文07-29
《山雨》課文09-03